En
电子画册
学术研究
“日新月异——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策展手记
发布时间:2021-09-28 来源:原创文章 浏览量:2063
字体大小

 

/耿爽

一、对武汉美术馆所藏工业版画作品的梳理

  工业版画是由工人业余版画家创作的反映工业生活和建设风貌的版画作品,它是特定历史时期在相应文艺发展方针指导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艺术现象。武汉美术馆先后收藏了100余件工业版画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武汉本地工业版画家的代表作,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序列,恰好是工业版画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梳理,我们大致能看到工业版画发展的脉络。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艺术领域延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到人民群众中去,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要“大众化”。在此方针的指导下,大批专业画家下农村、进工厂体验生活,进行了大量工农业生产建设相关题材的美术创作。其中涌现出大批经典的版画作品,如:古元的《鞍山钢铁厂的修复》(1949年),汪刃锋《抢修炼铁炉》1951年),李少言《工地就是学校》1955年武石《最后一根钢梁》1957年),李桦《征服黄河》1959年)等。武汉美术馆收藏的版画《旷工》(蓝玉田1960年作)、《抗旱保种》(陈天然1961年作)、《公社年年好收成》(陈方既1963年作)正是这一时期专业美术工作者深入生产建设一线进行相关题材创作的重要例证。在专业美术工作者的带动和熏陶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工人、农民也逐渐开始参与到美术创作之中。

  工业版画的兴起和发展与新中国成立以来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和群众艺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工业发展的悠久历史迅速成为国家计划建立的首批工业基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船厂、青山热电站等近十家重工业企业陆续建成。这是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是成就斐然的十年,也是武汉工业建设的重要阶段。为了鼓舞工人、群众的建设热情,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文艺作品反映火热的建设场景、歌颂光荣的劳动者。为了做好宣传工作,各行各业也相继成立了以劳动者为主体的文艺创作队伍,工人文艺活动火热起来。50年代中期,“一五”计划完成之际,伴随着工业的恢复和新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各行各业的工人文艺创作者通过多种艺术门类,描绘着那个年代工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景,讴歌工人们建设祖国的激情与热情。作为工业重镇的武汉迅速成为了孕育工人文艺与工业版画的沃土。工业版画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产生的。武汉美术馆2016年举办的“奋进的中国工业版画——宋恩厚艺术活动文献展”中展示的宋恩厚1963年创作年画《热闹的俱乐部》描绘的就是当时的工人们业余时间在工人俱乐部进行文艺表演活动的场景。

 

  1956年9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办第一个业余美术培训班;1957年周韶华、张善平到武钢建设工地培训工人美术作者。1959年10月,以武钢基建系统为主体的“工人业余版画创作组”成立。至此,武钢的工人业余版画创作者已初具规模,工业版画迎来了一次创作热潮。1963年武汉钢铁公司建设公司与武汉钢铁公司分开,改由冶金工业部直接领导,并更名为武汉冶金建设公司。1964年武汉冶金建设公司改名为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简称一冶。“一冶”在原有的工人业余版画家群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版画创作群体,包括宋恩厚、肖曰富、傅勇、王美居、禹季凯等。与此同时,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美术院对“一冶”工业版画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唐小禾、邵声朗、汤文选戴槐江、冯今松、查世铭、蓝玉田、陈人钰、杨立光、武石、师群等艺术家先后到“一冶”深入生活,辅导职工美术创作。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一冶”工人版画创作群体逐渐成为那一时期湖北工业版画的主力军,而“一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项目的不断拓展,将工业版画的种子带到了其他省市,从而促进了全国工业版画群体的崛起,由此奠定武汉在全国工业版画界的地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版画迎来了一次创作热潮。工人业余版画创作者们用版画描绘着那个年代工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景和建设者们热情洋溢积极向上的主人翁形象。武汉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如:宋恩厚《又是一炉优质钢》《锻造者》《毛主席来到武钢工地上》等,宋恩厚与合作的《纵横千里》、李介文的《山谷的回音》、禹季凯的《朝气蓬勃》、黄行的《工人著书》、王美居的作品《风雨欲来》、宋佳林的《钻研》、徐桂林的《浇筑》、林义德的《飞翔》,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所展现出工人们强烈的建设祖国的激情与热情透过画面感染着观众,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工业版画发展的高潮时期。1981年2月,“湖北工人画廊”在武汉创办,先后在湖北各地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举办了共17届美术作品展,为工人文艺和工业版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经历了一次解放,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巨大变化,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工人版画家作为建设的主体和版画创作的主体,也不断尝试着探索新的创作手法、新的工具材料和题材内容,以使自己的作品紧跟时代的步伐描绘新时期的工业建设和建设者。这一时期工业版画家的创作具有更加成熟的技术性和更为明显的个人风格。如宋恩厚的套色木刻《五颜六色》《工地采风》等,打破其早年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几何形体和色彩的交叠搭配构建起工地的景观,画面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视觉张力。又如黄行的黑白木刻《流云爽风》《润雨纵横》等,运用长短得当、疏密适度、纵横协调的线条描绘了建设工地林立的塔吊等大型设备,画面富有飘动、流淌的意趣。舒缓流畅的弧线把矗立的塔吊串联起来,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使画面充满抒情诗一般的意境。宋佳林的《芝麻开门》和《铸造太阳》分别用套色木刻和套色铜版两种技法创作而成,着重描绘锻造和冶炼车间,在画面中运用暖色调强光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使画面具有一种独特的热情、浪漫而又魔幻的情调。禹季凯的木刻作品《凉水滋滋》、《小师妹》、套色综合版画《白色世界》都是描绘的工人们工作间歇的场景,画面背景留白,突出人物之间的互动,以轻松的生活化的笔调描绘普通人印象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反映出工人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叶建国、叶晓合作的套色木刻组画《他们在工作》以平面化的方式描绘施工的场景,具有一种剪贴画似的视觉效果;李平洋的作品《基石》《同心协力》则着重于力量的表现,用大块面和粗犷的肌理表现劳动者的力量美;张忠喜的纸版作品《灵与结构》《结构之韵》《结构与空间》等,运用特殊的纸版印制技法,以几何形大块面相互交叠与组合,描绘复杂多变的工业空间……

从武汉美术馆所藏的工业版画作品来看,2000年以后的工业版画作品在题材上有着更多新的内容,如描绘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建设的《翔》(熊庆顺2007年作),描绘武汉二环线建设的《车水马龙二环线》(禹季凯2011年作),反映我国探月成果的《探月之旅》(林义德2014年作),描绘陈列状态下的工具的《手印》(姚丽2012年作)等。创作技法上也较以往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木刻、铜版,还出现了丝网版的运用,如姚丽的作品《手印》《午后阳光》等。尽管工业版画的创作者们努力地让自己的创作适应新的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工业版画在21世纪仍然表现出衰落的势头,由于工业结构的剧变(大型国有重工业、制造业企业的改制和转型,生产方式、人员结构、大型工业企业的生存状态等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和工业版画家身份的转变(老一辈工业版画家退休、下岗或调离原有工作岗位转而成为职业画家,年轻一辈的工业版画作者未必有一线工人的经验或在相关企业担任相对清闲的文职工作。),工业版画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上述梳理,工业版画的发展脉络大致呈现出来:兴起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迎来第一次创作热潮,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到高潮,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后逐渐沉寂。笔者通过青山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熊庆顺的介绍了解到,进入21世纪以后全国仍有多个活跃的工业版画群体,在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的带领下也仍然每年或每两年举办一次工业版画大展;青山工业版画研究院也努力吸纳和培养年轻一代的工业版画家。尽管如此,工业版画确实已不似从前那般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了,越来越少有人关注。

如何让经典的工业版画作品重回大众的视野便成为了笔者策划“日新月异——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的初衷之一。

 

二、策划一个有趣的工业版画展

美术馆的藏品研究工作最终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研究文章的撰写,更为直观的形式便是藏品展览。梳理了馆藏的100余件工业版画和相关作品后,如何用这样一批作品策划一个藏品展成为笔者面临的下一个问题。2019年10月,笔者开始筹备拟申报“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项目。在武汉美术馆的2000多件藏品之中工业版画因其具有可观的数量且包含不少经典的作品,具有相对完整的体系,成为笔者的关注对象。

笔者通过梳理武汉工业版画的发展,发现工业版画与其他版画作品相比有着一些特殊性。其一,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表现出与时代发展和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密切联系,具有强烈的时代风格。其二,它所描绘的工业生产场景、工人形象、工厂生活等内容,直观地反映了20世纪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历程和成就。其三,工业版画的创作者并不是专业版画家,而是业余从事版画创作的产业工人,他们在技法上可能并不成熟,但其创作中的情感因素更加突出,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基于工业版画的这些特殊性,笔者希望将工业版画与城市建设与发展联系起来,以展览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中的武汉,让观众了解武汉工业建设的辉煌历史,感受当年工业建设者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由于工业版画作品的内容本身带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对于当代的年轻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就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而言,显然也不如一些著名版画家的作品那样高妙。因而如何让更多观众愿意观看这个工业版画作品展成为笔者进行展览策划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策划“日新月异——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的时候,笔者以工业版画的发展为主线,结合武汉工业发展的历程,将工业版画作品和相关文献资料按照三个阶段铺陈开来。这种相对单纯的展览思路一方面便于展示前期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更加利于将观众的视线集中于作品本身。但仅仅是作品和文献的呈现往往很难激发起观众的兴趣。因而在展览的设计与陈列以及配套活动方面,笔者与相关负责人协商进行了整体的规划与设计。展览的整体设计注重工业气氛的表达,运用一些工业元素进行创意,试图找到一种工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展厅内除了作品和文献的陈列,还做了一些工业空间和观影空间的搭建,用以烘托气氛,让观众能更好地沉浸于观展的过程之中,体会工业版画的魅力。考虑到单色木刻版画的制作门槛并不太高,观众参与的可操作性比较强,配合展览设计了多场互动体验活动,让观众能近距离了解和体验版画的制作过程,提高观众对版画创作的兴趣,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工人业余版画家的创作之路。在展厅中划拨一个专门的区域用于公共教育活动是展览策划中一个特别的安排,让观众在展厅里体验版画创作,观众的拓印作品和木刻作品可以直接在这个留白的空间中进行展示,使观众成为展览本身的参与者而非单纯的观看者,从而给展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开放式的结尾。在宣传方面,这个展览更加注重面向大众的宣传,将传统纸媒、微信微博、网站等与网络直播等新的宣传方式相结合,力求让更多的本地观众能了解这个展览,唤起他们心中对于工业版画和武汉建设发展的共同记忆,从而让工业版画这一群众艺术再次回到群众之中,让老一辈建设者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鼓舞更多当下的年轻人,真正达到藏品活化的目的。

在展览和相关活动的执行过程中,笔者和执行团队积极与青山工业版画研究院、一冶工业版画研究院、武钢博物馆等机构和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工业遗产研究人员等个人进行联系,寻求交流与合作,通过多层次的公共教育活动(如:少儿版画制作、成人书票制作、专业讲座、沙龙对谈等)将展览进行延伸和拓展,在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观展需求的同时,增强展览的趣味性与体验感。

 

三、工业版画研究与收藏如何继续

武汉是中国工业版画的发源地,工业版画是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艺术见证,生动展现了武汉工业建设的艰辛历程与累累硕果。武汉美术馆一直以来致力于收藏、研究和展示具有特色的本土艺术作品,工业版画作品的收藏正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体系。作为工业版画的收藏者,美术馆对于所收藏的工业版画经典作品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要通过研究和梳理获得对工业版画艺术和历史价值的深入了解,理解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渊源,对其各个阶段的艺术风格、代表人物、经典作品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了解其在美术史上的定位,为今后的收藏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则在于挖掘藏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观照其在当下的发展,探寻其在当下的意义,为面向大众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做好准备。

藏品研究是策划藏品展览的核心和基础。“日新月异——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的最终成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前几次工业版画展览积累的图文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的整理和研究。笔者起初对工业版画并不了解,查阅资料时也感到困难重重。在检索相关研究文章时,收获不多,大多数的研究论文停留在对工业版画发展情况的梳理,缺少更加深入的研究。而武汉美术馆历年举办的工业版画相关展览所留存的资料中,宋恩厚先生提供的部分文献资料以及当时的研究人员整理的《湖北工业版画活动年表》成为笔者研究和梳理馆藏作品的重要依据,梳理武汉美术馆所藏的这些资料和工业版画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本文的第一部分即是笔者所做的相关工作的体现,而在展览陈列中的年表部分和文献墙部分则是这些研究成果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在这个展览项目的策划与执行过程中,笔者亦发现了武汉美术馆在工业版画收藏与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收藏方面,作品数量可观亦不乏代表性作品,但仍有可以补充的余地:其一,唐小末、邵声朗、汤文选、戴槐江、冯今松、查世铭、蓝玉田、陈人钰、杨立光、武石、师群等专业画家在工厂深入生活指导职工创作时所创作的工业相关题材的作品数量少,可以再做进一步收藏;其二,从横向来看所藏工业版画家群体的作品当中以宋恩厚的批量收藏捐赠作品数量最多,另有宋佳林、禹季凯、李平洋、张忠喜、熊庆顺、黄行、傅勇等十余位工业版画家的作品,其中李介文、肖日富、林、胡天柱、王晓愚、张志行、王保国等人的作品较少或没有,且缺少各自的代表性作品,应当再做些补充性的收藏;其三,从纵向来看,除了宋恩厚的作品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可以呈现其艺术创作的历程,其他工业版画家的作品均较为零散,不足以反映其艺术创作的历程,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收藏;其四,所藏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不太完善,在后续的收藏工作当中也应将文献资料纳入收藏的范围,以便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研究方面,历年对工业版画的研究仍停留在其发展情况的梳理之中,缺乏对作品本身的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少一些一手的文献资料,很难对作品的创作背和创作动机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所收藏的单个工业版画家的作品数量较少,且不一定涵盖其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并不足以反映其个人风格的发展变化,很难进行较为深入的艺术风格方面的研究。这些不足将是未来进行工业版画藏品研究的方向,对每位工业版画家进行采访,收集整理他们创作的感想和故事是进行进一步研究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适当收藏一些工业版画作者当年的创作小稿、木版、创作活动照片、刊登该作品的出版物等实物和文献资料并做好整理,为每件藏品和每位艺术家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档案,方便今后的研究和展览。

 

以上是笔者在策划和实施“日新月异——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的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思考,谨记录于此,希望能为笔者及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研究的资料。